时间:2019-12-20 16:26 作者:冬雷脑科
能不能不住院做造影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造影的动脉入路,其二是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方法。
下面按照脑血管造影的3个不同的动脉穿刺入路分别介绍。
(一)股动脉入路
最常用、最传统也是最方便的穿刺入路。
一般穿刺右侧股动脉并在股动脉置入导管鞘建立造影通道,通过该导管鞘进行脑血管造影。
造影结束后,股动脉穿刺点需要止血处置。
常规的压迫止血方法需要压迫12小时以上,卧床休息24小时,所以造影结束后需要住院观察。
另外一种新型止血方法可以直接封堵(缝合)股动脉上的穿刺点,理论上2小时后可以下床活动,不住院也是有希望的哦。
(二)桡动脉入路
常用于心脏血管造影,目前逐步应用到脑血管造影。
普及一下,桡动脉就是我们摸脉搏的那根动脉,就在手腕那里哦!
由于脑血管的路径比较曲折,桡动脉的粗细有个体差异,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是有一定适应症的!
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比较简单,简易的压迫器就可以满意止血,一般压迫6小时即可。
不同于股动脉入路,仅需压迫手腕部位(桡动脉位于手腕部),因此不影响患者下床行走和活动及大小便。所以这一方法理论上不住院是可行的!
(三)肱动脉入路
少用。
肱动脉是桡动脉的上一级主干血管,也就是说从手腕到肘关节为桡动脉,肘关节往上到肩部就称为肱动脉,后者比桡动脉更粗。
同桡动脉入路一样,仅需压迫上肢(肘关节上方),不影响下床行走、大小便等。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将开展日间脑血管造影检查,不用住院即可完成脑血管造影,敬请期待!
这是一位55岁女性,头痛、复视入院,脑MRI检查提示右侧海绵窦占位,压迫神经,巨大动脉瘤可能;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右侧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直径3厘米。利用新型密网支架介入栓塞治疗,6月后复查时发现动脉瘤完全治愈,神经压迫完全解除!头痛消失,复视恢复正常!
盖延廷大夫介绍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核心专家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主诊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
加拿大多伦多西区医院(TWH)神经介入中心访问学者
德国埃森Alfried Krupp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访问学者
医疗专长:擅长复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瘘的微创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狭窄的支架介入治疗和微创内膜剥脱手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