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3 15:44 作者:冬雷脑科
“我爸像被‘偷走’了,快得让人害怕。”王丹丹(化名)声音哽咽。半个月前,健谈的父亲王峰(化名)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反应慢半拍。家人还没缓过神,更糟的情况接踵而至:小便控制不住,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最后,右半边身体完全不听使唤了。左右大脑,4个恶性胶质瘤一次手术搞定!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专家团队在神经“禁区”排雷,王先生重获新生。
大脑,身体的“总司令部”,指挥着人们的思想、言语、行动和情感。2025年世界脑健康日(7月22日)的主题聚焦“控制危险因素,促进大脑健康”,
至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就诊,核磁共振结果冰冷而残酷:左右大脑,4个恶性胶质瘤!三个盘踞在掌管思维、情感和运动的左侧额叶,一个潜伏在右侧额叶。“肿瘤侵犯在额叶功能区,人就会瘫痪、糊涂、性情大变。”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学军主任解释。
看着父亲,王丹丹心如刀绞:“四个瘤子,位置这么要命,我爸才59岁,手术…还有希望吗?”
“一次手术处理双侧大脑、四个功能区的肿瘤,风险极高,如同在神经‘禁区’排雷,这要求主刀医生经验、手感、判断力缺一不可,团队配合必须天衣无缝。”张学军主任坦言核心难点:脑胶质瘤多发在功能区,额叶神经网络错综复杂,既要实现肿瘤全切,又要最大限度保护每一根神经纤维的功能完整性。
经过全面评估、精心规划,张学军主任团队最终决定实施双侧-额叶病损切除术。术中,神经导航系统精准定位,为医生提供“大脑高清地图”。关键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实时在线,捕捉大脑电信号。医生在切除肿瘤时,通过刺激周边神经记录和分析神经组织产生的电信号并监测患者反应,精准识别功能区“红线”,动态调整切除范围。这对主刀医生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和神经导航,术中电生理的使用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最终,凭借近乎苛刻的精细操作,患者脑内四处肿瘤被成功清除!
术后第三天,王峰已能在搀扶下缓慢活动肢体!同步的语言康复训练,也让他开始努力找回发声。康复之路虽长,但希望已现。“看到他动起来,试着回应我们,感觉…爸爸快回来了。”王丹丹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泪光的笑容。
关注大脑异常信号,践行健康生活,早诊早治,是守护“生命中枢”的关键。脑健康日,张学军深入解读这一“大脑杀手”。
1、胶质瘤是什么?为何凶险?
“它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像‘树根’一样在脑组织里侵袭性生长。”张学军主任强调,其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极易复发,会快速破坏正常脑组织,引发头痛、呕吐、癫痫、瘫痪、失语、性格剧变、智力衰退等严重后果。中青年尤其31-40岁是高发人群,男性略多。
确切病因仍是医学难题。但长期暴露于大剂量电离辐射(如特殊职业未防护)是明确高危因素。此外,某些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长期大量食用含亚硝酸盐食物(如腌制肉类、咸菜)等,也可能推高患病风险。
2、应对基石:早手术!
“确诊胶质瘤,手术是首选且越早越好!”张学军斩钉截铁。肿瘤不会停止生长,拖延只会让手术更困难、预后更差。核心是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最大范围安全切除。术后通常需结合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全力延缓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目前难以根治,需要科学、长期的综合管理。”
3、此例手术为何是“闯禁区”?
多发(4个)+ 位置关键(双侧额叶功能区)。手术必须在“彻底清除”与“功能保全”之间找到毫米级的平衡点,对主刀医生的技术、经验以及术中导航、电生理监测等设备依赖度极高。
4、脑健康,我们能做什么?
大脑健康不容忽视。虽然胶质瘤无法完全预防,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风险,并及早发现问题
远离高危环境:
尽量避免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环境(如某些特殊职业需严格做好防护)。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减少高盐、高油、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均衡营养。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保证充足睡眠,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控制烟酒:戒烟,避免过量饮酒。
警惕身体警报!持续加重的头痛头晕、无缘无故恶心呕吐、视力突然模糊、手脚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或理解困难、性格情绪大变、突发癫痫(抽风)、记忆力断崖式下滑……这些可能是大脑的‘求救信号’,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科就诊排查!